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袁磊:欧洲热泵市场2022年42%增长率,是中国热泵企业头顶上的达克摩斯之剑
2023-05-10       来源:暖通家

  2022年,对于整个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出口市场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整体成绩非常出色。这也得益于在国际市场由于多种复杂综合因素的影响之下,由整个欧洲“气退电进”调控下所引发的冬季采暖系统扩大需求,热泵水机系统的权重不断攀升。欧洲市场相对来说是一个有着消费惰性的市场,热泵系统在欧洲市场的发展与替代很难像中国“煤改电”市场一般全面快速覆盖,整个市场需要进行一种渐进式的替换与更迭。值得一提的是,壁挂炉产品并没有像外界想象得那样遭受灭顶之灾,反而更具有节能性而且符合当前大背景下的冷凝炉产品依然在欧洲市场卖断货。但是,整个欧洲“气退电进”已经是板上钉钉,冷凝炉的发展也并不具备更加深层次的讨论意义,还是应该把视角集中在热泵系统中。

  欧洲热泵市场2022年42%增长率的AB面是什么?

  欧洲2022年的热泵水机产品(以下热泵的产品均以热泵水机产品为例)大概使用并且卖到市场上有130-140万台数量级,同比增长高达42%。而在这其中的中国制造并出口到欧洲市场的热泵产品占60万台以上,同时同为亚洲国家的韩国会有超过10万台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整个数字接近80万台,已经超过了欧洲市场总体销售到终端客户的一半以上。

 

  从正面来看,这个数字和增长率背后足以令中国的从业者欢呼;但是从一个正常的居安思危逻辑来看,这同样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国外的诸多信号都在表明,热泵出口的窗口期也将会随着到来,剪刀差所带来的市场红利也正在被缩小,在产能饱和之后将会迎来较为恶劣的竞争环境。作为热泵产品主要的出口地,倘若各个企业在欧洲的工厂能够逐步实现自产自销,倘若欧洲市场的销售数字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可想而知这将会对于整个中国的空气源热泵行业带来怎样的致命影响。就中国目前的市场内销来看,各个企业所展现出的生产能力是可以满足国内销售需求的,那么未来应该怎么办?这不是一个集中在拥有外销业务的少数企业群体所要思考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都要思考的问题。若剔除外销业务所带来的利益来看,较为成熟的欧洲市场无论在法律法规政策、产品设计、系统优化、安装规范、新冷媒应用等方面有着充分值得学习与参考的地方,中国市场的国内发展在以更快的加速度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目前欧洲新能源市场发生巨变,热泵产品站上更高舞台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应该在逐利的同时牢牢抓住模仿学习的机会才能最终实现赶超。

  3月份,在权威相关行业组织的主持下,于北京召开“热泵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及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提升热泵产品质量,以及规范热泵出口的经营秩序,维护“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76家与会企业代表共同签署“自律公约”,为维护中国热泵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中国热泵出口产业的长远利益做出积极贡献,承诺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意识,杜绝低价倾销、虚假标识等不良行为,保障热泵出口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好秩序。这就是中国热泵行业对于当前出口形势下,所做出的积极的应对与调整,很及时,也很重要。

 

  我个人认为欧洲2022年增长42%的数字的确惊人,但是也算不上惊人,之所以说算不上惊人,原因在于这个数字原本可以更大,不是没有更高的需求,而是我们没有更强的能力。症结归结于我们并没有真正去了解欧洲市场的真正存量与未来潜力在哪里。我之所以这么说源于对于事物的基本逻辑推断,在差不多2年之前,我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做好一个市场,要去深入了解市场,了解市场不仅仅在于他们宏观面的需求,不仅仅在于目标市场的天气、温度、气候,更是要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法律法规,了解在当地市场中相关行业的现状,了解当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习惯以及设备系统使用习惯。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欧洲很多老百姓宁愿用传统的遥控器也不愿意用所谓的人机互联,他们不需要过多的创新,他们需要的是符合他们习惯的稳定。如果用户不需要,企业花费高额的成本研发又有什么意思?暂且不说对欧洲市场,很多企业对于中国国内市场都无法达到沉下心去一线市场深入思考,市场潜力如何真正挖掘?

  欧洲热泵市场的增长逻辑是什么?

  在对于欧洲的判断与预估时,一定要注重存量市场的基础,当存量市场以4%或者6%来更替的时候,基础存量市场更新就能够给行业市场带来稳定的基础量。整个欧洲的人口总数每年并没有明显变化,而且欧洲消费者消费惯性较强,对品牌和产品有着超乎想象的惯性,这就是欧洲市场,即便是新兴市场也不会有较大的起伏波动,稳字当头。稳也意味着并没有获得暴利的机会,同时市场短期内也并没有严重的风险问题,但是有时候稳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当沉浸在稳的环境中,很可能一瞬间就被新的时代替代。

 

  进入2023年,我听到市场中一些反馈,今年的出口市场并没有像行业想象中那样启动迅速,反而有一些滞后。更让我震惊的是,我听到一些国内热泵产品的负面信息,那就是很多企业开始采用“降本”的方式来谋求竞争优势,这是不可取的。外销市场总体来说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不应该因为产品问题让“蓝海未蓝先红”。中国热泵的出口市场除了极少数的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也只是最近两年才享受到红利。

 

  我个人认为,“高质高效”更应该是获得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的核心,降本则是其中的下下策,锚定在中国热泵企业出口意识的“锚”是效率,而不是价格。众所周知,在2022年外销缺货的时候,国内的企业很多从上半年排产到下半年,而且在这过程中拒绝了很多的国内订单。那为什么不能去提升生产效率呢?原本一天流水线可以生产300台设备,通过效率提升可以生产到400台设备,同样是加班在这单位时间中的投入-产出边际效应远比降本高得多。那么如何做到生产效率提升,高度的模块化设计是其中重要的途径。随便打开一台欧洲的壁挂炉产品,就可以对于我的理念一目了然,N多的零配件被集成在一起。可以试想一下,当生产线上取消了一个个器件的组装与焊接,而是进行模块化拼装,高度的集中化让生产过程变得简单,而这个过程就需要高度智能的零部件更新升级。

 

  我所述求的并非是理论,而且格兰富在欧洲工程就已经实现的结果,格兰富UPM4智能变频泵已经实现了多种功能的搭载与综合。此外还有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客户把他们设计产品的室内机水路部分三维图发给格兰富,要求格兰富进行设计出样。通过格兰富高集成水泵的设计之后,客户通过所有流程的成本分析之后惊奇的发现整体系统成本减少了27%,同时主机成品之后的体积将会比预期小很多,在物流成本上也将会实现有效的节约。因为,同样一个货柜,如果可以摆放300台原先的产品,在体积变小之后就可以摆放350台甚至更多,这其实也是一项增收,而且所有人都知道物流成本的增加是非常惊人的。

 

  如果欧洲热泵安装工每天多安装一台热泵会怎么样?

  除去看得见的成本改善,还有一条线索,被很多中国的企业所忽视,那就是欧洲国家对于设备安装的法律法规以及欧洲热泵安装工的现实实际问题:

  1.当热泵设备进行小型化与轻量化之后,在欧洲一些国家将会极大减少当地法律法规的约束。处于安全的考虑,一些欧洲国家对于过大过重的设备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会进行约束;

  2.热泵设备小型化与轻量化之后有利于运输与安装,与国内不同,很多欧洲国家对于老百姓私自上楼顶是需要进行处罚的。因为他们并没有相关高空作业的资质,这些只能由欧洲的热泵安装师傅去做,当设备进行小型化与轻量化之后,有利于提升他们在安装之前的效率并且提升了安全性;

  3.热泵设备安装好之后需要进行调试以达到水力平衡,确保机器在运行时对于每个房间的输配是正常的,这也是最耗费人工的地方。对于设备安装时,水机室内的水路安装与调试过程大致耗时在2个小时,其中纯水路调节差不多1个小时。此外,一套水系统安装完毕之后需要调试,排气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的安装人员是通过经验去进行判断与完成。搭载格兰富UPM4变频水泵则可以实现30分钟内完成调试,系统排气也实现自动化,更为重要的是,调节的过程全部实现数字化,这更加精准,提升了安装之后的效率;

  4.欧洲的热泵安装每年为什么只能相对稳定的数量,因为欧洲的安装工数量有限。而且欧洲安装工的收费是从出门去安装的那一刻就开始计费的,直到安装完毕之后回到办公室,可以说是每一秒都在收费。因此,我们常说,在欧洲买一台热泵和安装一台热泵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一样的,这在国内感觉不可思议,但是这就是事实。

  我们试想,通过设备系统全面提升,可以让欧洲的安装工从一天安装一台增加为一天安装两台。那么,试想一下,这一个小小的改变所扇动的蝴蝶效应该有多大?对于国内外的整机、零配件企业、代理商、用户都是一种促进与推动。每个欧洲热泵安装工每天多安装一台热泵,欧洲热泵市场42%的增长率将会变成多少?

 

  欧洲热泵市场42%的增长率,仅仅是市场现状所给予增长率,并不是市场需求刺激下的真正市场反馈。据可查的文字显示,关于热泵行业窗口期的讨论,目前还没有被广泛提及,只是早已经插入行业少数居安思危人的脑海里。在此过程中,热泵外销的大门不会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国内企业的机会稍纵即逝,只有未来两三年是窗口期,看明白现状,清楚逻辑才能抓住机会。“窗口期”成为悬在每个身处外销市场企业头顶上的达克摩斯之剑,记在心里,挂在口上。


凡本网注明“来源或转载: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凡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注
暖通头条